魔鏡歌詞網
魔鏡歌詞網 > 男生歌手 > 何教授 > 火乍了 > 專輯介紹

何教授



專輯介紹
專輯列表


專輯名稱:火乍了

一次長達十五年
野生又荒誕的生活實驗
挑戰傳統的音樂體驗與認知
反復打磨 全新編曲
將反常規的態度進行到底
何教授個人首張EP《火乍了》
網易雲音樂獨家上線

文藝瘙癢症患者的藥到病除手冊

非科班出生、橫空出世的何教授某種意義上倒並非完全野生,如他自我評價裡所說“三月通吉他手,根音貝斯手”的身份一樣,其實早在2005-2007年上學期間,就與同學組建第一支正式搖滾樂隊C24,參加過眾多不以盈利為目的的業餘演出。後擔任重型樂隊人質安全主唱,並發行樂隊首張同名EP《人質安全》,成為他第一次嘗試從音樂上發出自己的聲音,在輾轉經歷近10年後,“東北彈唱式流行二人轉”成為他重新找到的在音樂上的表達出口。

首張線上EP《火乍了》,也是他簽約黑馬娛樂旗下後,首次結束“無專輯、無演出、無商業推廣”的野生狀態。最終在經過多番考慮後,EP以同名主打單曲《火乍了》定名,這首作品原本充滿了對於包裝後的虛假文化輸出的鄙夷,在民謠熱最高潮的時候問世,成為了何教授反“轉基因民謠”聲音的延續。

與之前在網路上已經傳播開來的版本相比,這張EP所收錄的四首作品《火乍了》、《你做你的夢 我見我的鬼》、《這是誰的故事》、《莫等閒》在編曲上加入了更多想法進來,讓以詞見長的作品更能發揮出其原始表達的力量,從最開始作品在網路上的爆發到現在,他對自己所反對的聲音有了更明確的表達方式。


來一次新舊世界的交替

在這張EP中,何教授以自己一貫的“流行二人轉”唱法保留了作品根源性的部分,但四首作品又以不同面向的風格呈現,民族器樂、流行器樂甚至電子樂的融合,脫離了一味的機械重複陷阱,編曲上的可能性讓作品更貼合其行為實驗的本質——根在日常生活之下,長在荒誕場景裡。

何教授未經修飾甚至有些粗糲的嗓音融合,將根源性、生活性的東西詮釋得更多了幾分現實色彩,其中《你做你的夢 我見我的鬼》的念白與唱腔同時結合:擁有神奇技能的葫蘆娃、拿槍行使正義的黑貓警長、用電池作為飛機坦克原動力的舒克與貝塔等,在何教授戲謔的唱腔下讓作品甚至有了一絲幽默感,而也正是這譏誚的幽默讓整首作品散發出一種反烏托邦式的“寒意”,在“所謂的成長和現實”裡,沒有人能回到以一個標準看世界的過去,而在作品尾聲高亢的小號聲進入的那一刻起,身體像是突然進入到了一個新的世界裡,意識同時正從那個廢棄的故障世界裡慢慢消失。何教授標誌性的從淺顯內容入手,表達自己抗議的方式正在通過音樂整體的豐滿建立起一個新的“何氏招牌”。

歌詞才是內核

何教授作品中,歌詞是其核心,這張EP中所提到的很多事情都是基於極其普世的流行符號,像單曲《火乍了》所抨擊的從來不是民謠本身,而是已經被轉過好幾遍基因的打著民謠旗號的惡俗現象,而這些至今被“行銷小天才”們包裝過度的現象所傳達給受眾的事情像是一支邪門的宗教派系——只要有了某些行為標準,那就是民謠所追求的方向。

《火乍了》在編曲上雷鬼元素的加入,讓整體氛圍顯得輕鬆很多,但歌詞的本質是什麼這還是要留給聽眾自己去想。《這是誰的故事》更像是故事主角的一部行為踐行錄,似乎在所有人眼裡自己就是個荒誕的產物,但主角自己不想要一個包裝出來的偉大故事,荒誕與矛盾才是生活的日常,從來沒有一個被總結出來的中心思想能夠以供生活參考。

有些人認為何教授的唱法與歌詞太粗糙,但這種根源于東北的粗糲嗓音與歌詞表達卻讓其作品在天然與雕飾上方創造出一個另類空間,喜歡的人喜歡得不行,不喜歡的人也愛挑刺兒。

何教授的作品歷來都帶有些譏誚的意味,但新EP中,選擇的四首作品則顯得緩和很多,全新的編曲讓作品在音樂性與歌詞內容表達上整體得到平衡,而某些被割除的部分,那也不是完全不可取捨的核心部分。

荒誕世界的出口

這張EP是何教授真正意義上的一次引擎升級,全新的編曲與後期的製作提升了整張EP的聲音質感,成為他第一次鼓足勇氣面向眾多老樂迷與陌生聽眾的全新嘗試。

對於“陽春白雪”的嘲諷也在整體後期製作的加持下,開始有了新的表達形態,經歷過這麼多年的東北逃離後,融入他鄉的“東北人們”可能早已看清楚——荒誕才是人生的常態、而正經不過是裝扮以後的假面人生,而這種表達形式正在逐漸成為一種新的音樂現象。

這張EP一定程度上可能會讓精英分子找到自己與這個荒誕世界所連接的出口,也讓娛樂大眾找到一個宣洩的載體。聽完這張EP,你暫且不要去挖掘中心思想是什麼,因為是否真是那樣,這不重要。何教授首張個人EP《火乍了》由黑馬思達出品發行。